媒体聚焦

媒体黄师|《中国社会科学报》:大别山军民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发布时间:2021-11-11浏览量:311

【媒体黄师】《中国社会科学报》:大别山军民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本网讯 1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A12版刊发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汪季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慧题为《大别山军民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文章。文章指出,大别山精神发轫于建党时期,发展于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中,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衍生和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董必武、陈潭秋等为代表的党的创始人将建党精神注入大别山地区,使大别山精神自形成之初便蕴含、传承着建党精神,两种精神具有相同的内在动力,相同的意志品质,相同的价值追求。



原文如下:

大别山军民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汪季石  夏慧

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建党精神无疑是“元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大别山精神发轫于建党时期,发展于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中,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衍生和传承,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秉持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一群革命先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是党的创始人和建党精神的缔造者。其中,董必武、陈潭秋等成为大别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播火者,他们在大别山开展的革命活动无一不秉持着伟大的建党精神,无一不体现着建党初心。

董必武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唤醒民众的革命意识,千辛万苦创办私立武汉中学,以“朴诚勇毅”为校训,培养大别山革命人才,使武汉中学成为建党时期大别山地区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在党的一大召开前,董必武主持成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发展了9名党员,其中包括他本人在内的6人是大别山人。他们大部分是武汉中学等多所学校的教师,为了追求理想,他们在生活上甘于清贫,在武汉中学任教基本不拿或只拿一点维持生计的薪酬,学校节省下来的少量收入还要支持党组织的创建。从1921年底起,董必武将培养的大别山学生党员陆续派往各自的家乡建立党组织,大别山地区党员数量和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加,相继建立了县委、特支或支部,开始领导大别山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例如,1927年11月党组织领导了黄麻起义,建立了大别山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起义的骨干分子及起义前后牺牲的烈士大多都是董必武等革命先驱培养的。

陈潭秋与董必武在上海结识,因相同的追求而确立共产主义信仰。两人相约回武汉通过办报和办学校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他们是早期大别山地区革命青年的领路人。参加党的一大后不久,陈潭秋回到家乡黄冈县陈策楼村,介绍聚星学校和青黎学校教员肖人鹄、胡亮寅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创建了大别山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陈策楼小组。其后,陈潭秋指示以聚星学校为据点,秘密发展党员,指导大别山鄂东地区的建党工作。

董必武、陈潭秋等为代表的党的创始人是直接铸就建党精神的主体和核心人物。他们不仅在大别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还身体力行感染着他们培养的革命人才,将建党精神注入大别山地区,使大别山精神自形成之初便蕴含、传承着建党精神。

与建党精神具有同质性。从根本上看,大别山精神与建党精神的内涵具有同质性。

两种精神具有相同的内在动力。无论是建党精神还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直接动力是崇高的理想追求,即把先进的革命者组织起来,把先进的革命思想传播出去,带领人民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共产主义道路。党的先驱们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和近代以来的各种劫难,始终不放弃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复兴中华民族的理想,以建党精神照亮了中国的前途。大别山地区自革命之火点燃、党组织创建起,面对革命的各种挫折、数次低潮,依然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这些都是做不到的。

两种精神具有相同的意志品质。无论是建党精神还是大别山精神,都表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意志品质。革命先驱不惧困难,创建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的小党开始发展和壮大革命的力量,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从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才得到了根本转变。在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最艰难的时期,大别山地区从敌人围剿后只剩下72人的鄂东军发展到近五万人的红四方面军,所经历的艰苦、战胜的困难是不计其数的。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远超于自己的火力武器,党领导大别山军民不畏艰苦、浴血奋战。大别山红军依靠勇敢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狠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硬着头皮打”的作风,打出了一次又一次的硬仗、狠仗、恶仗、猛仗,用“不胜不休”的精神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奇迹。

两种精神具有相同的价值追求。无论是建党精神还是大别山精神,都以爱民护民、忠诚奉献的情操彰显党的宗旨、本色和内在价值追求。党在创建时的第一个纲领中就明确要“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创始人不乏家境殷实的知识分子,正是因为具有心系家国的情怀,才能深刻体会人民的苦痛,才能舍小我求大义,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为使命,始终把争取人民的利益作为革命的目标。大别山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之初就宣告“我们党和工农革命军是为穷人求解放而奋斗的”,他们爱护人民、依靠人民。在创建柴山保根据地时,红军部队每到一地,都帮助群众生产劳动。同时,借群众一床被子给三个铜板,野外露营,吃了群众地里的红薯,把钱埋在薯秧下,用严明的纪律得到人民的拥护。中原突围时,部队每到一处,随时随地做群众工作,开仓济贫。万不得已吃了群众的粮、菜,都照价付款,走时还挑满水缸。一些按政策为我军筹措物资的商人们说:“你们真是人民的子弟兵,这样辛苦,穿得这样破烂;如果不是人民的军队,手里有枪杆,还怕没有好吃好穿的,还怕没有钱花吗?”

大别山精神贯穿了大别山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形成时间早、锻造时间长,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是对建党精神的直接延续。

(作者系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审核人:余艳军

原文链接: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166&eid=42619&sid=196714&idate=12_2021-11-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编: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